记得某一本畅销书是这样说的:“名将之路是一条艰苦的道路,非大智大勇,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。当你具备了以上所有条件后,还有一点是你必须具备的,那就是运气。没准就在你万事俱备镕盛配资,准备大展身手时,一支冷箭射来,就此死掉,你的一切抱负和能力都无法展现了。战史上只会这样记载,某年某月某日,某某人在战场上被不知名小兵射死,其人具体情况不详。”
写这段话的人,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了证明,我们细看《三国演义》,也会发现至少有八位东汉末年的大将倒在了成为名将的途中——如果他们不是运气不佳遇到超一流高手,那么他们活到三国时期,在蜀汉或许不能位列五虎大将,但是在曹魏当“六子良将”、在东吴当“十三虎臣”都是有可能的。
东汉和三国的时间分割点是哪一年,这个问题并不重要,因为咱们要聊的是《三国演义》,那原本就是三分虚七分实。
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,孙权还是个孩子,刘备也只是个平原县令或平原国相(数有战功,试守平原令,后领平原相。灵帝末年,备尝在京师,后与曹公俱还沛国,募召合众。会灵帝崩,天下大乱,备亦起军从讨董卓),级别较高的曹操,也不过就是“行奋武将军”——相当于“暂代”杂号将军,还没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。
展开剩余82%如果孙权没有在周泰保护下逃出生天,或者曹操被俘后曹洪没有及时赶到,那么笑到最后的,就一定是善于奔跑的刘备了——刘备半生被追赶,却从来没有被追上,所以他才有机会从名将(镇东将军、左将军)变成汉烈祖、昭烈皇帝,与刘邦、刘秀并称“大汉三祖”。
刘备也是运气不好,如果他不是在兵败夷陵后拉肚子一病不起,是完全有可能翻盘的,因为刘备刚到白帝城,曹丕就对东吴发起了三路进攻:“秋八月,(刘备)收兵还巫。秋九月,魏乃命曹休、张辽、臧霸出洞口;曹仁出濡须;曹真、夏侯尚、张郃、徐晃围南郡。”
曹魏向东吴进攻的时候,赵云已经率兵赶到永安,如果刘备没病,趁着东吴主力迎战曹家三大将之机背刺孙权,估计孙权至少得吐出一半荆州求和,如果刘备发起狠来,直捣孙权老巢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刘备白手起家筚路蓝缕,最后也难免一蹶不振,但是跟刚出场就被干掉的那八位大将相比,他还真算幸运的。
吕布已经成为名将,甚至能算半个枭雄诸侯,咱们就不提他了,但倒在吕布等人刀枪剑戟之下那八位大将,却怎么看都挺憋屈。
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,还有两场单挑,那就是华雄与袁术骁将俞涉、冀州刺史韩馥麾下上将潘凤,这三个人在汜水关之战中全部挂掉,“成名之路”也算走到了尽头。
关羽斩华雄用了多少回合,罗贯中没写,但热酒变温,肯定不是三两分钟的事儿,被华雄砍掉的俞涉、潘凤,在新版电视剧里显得比较搞笑,但是我们细看《三国演义》就会发现,这两人作为各自主公“王牌”被杀的时候,张郃和纪灵也分别在韩馥和袁术军中。
袁术韩馥派俞涉潘凤去战华雄而没有派纪灵张郃,这说明了什么,读者胡诸君当然知道,而张郃和纪灵有多“厉害”,也不用笔者解释,起码纪灵是能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而不死的。
汜水关一战,华雄、俞涉、潘凤全部殒命,在接下来的虎牢关之战中,又有河内名将方悦、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、孔融部将武安国先后折戟沉沙——武安国在单挑吕布十余回合之后被砍断手腕,对他来说,他的戎马生涯已经结束,也就等于“死”了。
方悦、穆顺、武安国,这三人有能力跟吕布单挑,有的还能支撑五回合甚至十多回合,有的武功不及公孙瓒,有的比公孙瓒还高,方悦穆顺可以忽略不计,但武安国的武功,应该跟许褚有一拼,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武安国跟了曹操、刘备、孙权,只要熬到三国建立镕盛配资,最少还不得混个四征四镇将军?
除了在汜水关、虎牢关挂掉华雄、俞涉、潘凤,在虎牢关重伤退场的武安国的这六位诸侯麾下头号打手,赤壁之战前,还有四位大将含恨而亡,他们就是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、文丑、高览,外加一个吕布军中位在八健将之上的陷阵营统领高顺。
颜良文丑的武功都在徐晃之上,打许褚肯定没有半点问题——徐晃曾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,最后被满宠劝降。
颜良文丑的武功自不必说,高览虽然比颜良文丑稍弱,但也不是很弱,起码不比许褚差,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官渡之战中得到证明:“操怒,使张辽出战,张邰跃马来迎。二将斗了四五十合,不分胜负。许褚挥刀纵马,直出助战,高览挺枪接住。四员将捉对儿厮杀。”
高览在穰山之战中被赵云一枪秒掉,高顺在白门楼被曹操斩杀,而八健将中的张辽却被刘备关羽保了下来,这是因为在曹操、刘备看来,高顺更厉害也更“可恨”。
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:吕布的八健将张辽、臧霸、郝萌、曹性、成廉,魏续、宋宪、侯成,高顺独领一军,跟陈宫一样,比八健将的地位高一级或半级。
吕布外出征战,高顺不是留守老巢,就是独领一军与吕布互为犄角,如果把吕布比作宋江,那么陈宫就是吴用,高顺就是卢俊义。
高顺看起来是因为在白门楼一言不发而被斩,实际是因为他“得罪”了夏侯惇和刘备,不杀高顺,夏侯惇会不乐意。
这样粗略盘点一下,就有了华雄、俞涉、潘凤、武安国、颜良、文丑、高览、高顺等八位大将没有看到三国争霸,这时候可能有人说武安国并没有死,应该不算,那么我们就可以用纪灵取代武安国,还是能凑齐“憋屈而死”的八员大将,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:如果这八人不死,而是有机会投靠曹操、刘备、孙权,最后能受封怎样的官爵?
颜良文丑要是像张郃高览一样投靠曹操,那么“五子良将”至少要变成“八子良将”,官封四方将军、爵为县侯、食邑数千户那是妥妥的。
张郃能名列曹魏五子良将,官封左将军、特进、征西车骑将军、食邑四千三百户,华雄、俞涉、潘凤、武安国(或纪灵)、高顺当然也有这个资格,至少华雄和武安国(纪灵)的武功,都不在张辽徐晃之下,纪灵也是有可能跟华雄打成平手的。
曹操和刘备都以知人善任、用人不疑著称,这八员大将要不是跟错了主公,在曹魏和季汉,当四征四镇将军乃至四方将军都不是没有可能,但是到了孙权手下可就不好说了:孙权的“十二虎臣”大半武功不算一流或超一流,但孙权这个人似乎更喜欢使用江东本土将领,能否重用这些“降将”还真是一个问题。
自古美人如名将,不许人间见白头。这话对也不对:人老不以筋骨为能,这是对的,但是能成为“白头名将”,那岂不是也需要天大的运气?东吴丁奉原本是甘宁、陆逊、潘璋手下小弟,江表十二虎臣中的老幺,最后熬死了其他名将而成为东吴大将军加左右都护、假节领徐州牧、右大司马左军师,这里面岂能没有运气的因素?
只要活得够久,认识几个字就能成为“国学大师”、会唱几句戏就能成为“艺术家”,而那些太早挂掉的汉末大将,就是因为运气不好遇到了超一流高手,而没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名将,也算是被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。
除了上面罗列的颜良、文丑、武安国(纪灵)等八人,可能还有一些汉末名将死得很倒霉,所以最后还是有问题要提请读者诸君讨论:在您看来,这八人要是多活二三十年镕盛配资,在魏蜀吴三国能爬到怎样的高位?与他们一样倒霉而挂的汉末名将还有哪几位?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鼎冠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